[好消息] 2019德國荷蘭之旅即將於7/09出發 !
2019德國荷蘭之旅即將於7/09出發 !
詳細資訊請洽:LINE dom5205070(DOM) 手機0927859366(韓教授)
詳細行程 https://www.facebook.com/dntravel
2011年德荷城鄉之旅,第一梯次已於7月19日出發, 第二梯次將於8月出發!
由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韓選棠教授帶隊並全程解說的 「2011年德荷城鄉 生態 綠建築 休閒之旅」,今年報名參加人數擁躍,第一梯次已於七月十九日出發,第二梯次將於八月出發。在此我們也預祝各位報名的團員暑期能有一個快樂的綠建築、環境生態及農村休閒文化深度之旅。
聯絡單位: 綠房子研究小組 02-33665929 0938783009
主辦單位:中華綠建築協會
主題一:福斯汽車城七種綠能建築
主題二:民宿體驗、農村轉型與休閒產業
主題三: 2000年世博會參展之國際綠建築社區及生態村
主題四:沼澤、賞鳥、市民農園之腳踏車健康之旅
主題五:荷蘭的漁克港填海造陸、羊角村中古世紀水鄉、阿姆斯特丹歷史文化之旅
主題六:21世紀的生態小鎮、古建築更新、老鎮新生、永續環保城鄉典範
相關內容請見 www.ecohouse.org.tw/trip1/trip.php
【2017年歐洲德國、荷蘭、民宿、悠閒、清靜體驗】
2017 德國&荷蘭
民宿、悠閒、清靜體驗
2017 行程及詳細說明
http://germanyhollandtravel.weebly.com
聯絡資訊
連絡電話: 0927-859-366
領隊 (韓教授)
LINE ID:dom5205070
(立即回覆)
l
Email: spa08qaz159@yahoo.com.tw
【2017年歐洲德國、荷蘭生態城鄉旅遊-綠建築、生態、文化 定點多向學習之旅】
【2017年歐洲德國、荷蘭生態城鄉旅遊-綠建築、生態、文化 定點多向學習之旅】
綠建築旅行/行程表及連絡方式請見http://www.ecohouse.org.tw/trip1/trip.php
[公告] 2015年德荷綠建築之旅開始報名 (名額有限,請盡速報名!)
報名表(請點入或電洽0927-859-366韓教授 02-23631892)
德國荷蘭一點多向行程表 (請點入)
韓選棠教授全程解說
綠建築、生態建設及觀光休閒知性之旅 聯絡電話:0927-859-366韓教授 02-23631892 02-33665929
費用:1500歐元+46000台幣
氫能汽車已在德國上路了, 而水是氫氣來源之母,因此,建築物及道路雨水回歸大地,成為建設開發之首要考量及立法之依據;沼澤、人工湖及生態池已在歐洲各國城鄉建設及都市更新中隨處可見,這些都是為了保存雨水而進行的國家及地區建設。
雨水滲流入地底的做法,是為了儲備未來的氫能,因此雨水大循環的設計手法主要目的是讓雨水回歸大地中,水溝、池塘、建築週邊等各類新滲水設計方案推陳出新,而台灣某些制定綠建築標章的學者提出在建築物筏基中保水的設計做法則讓人扔筆三嘆。
當代建築中德國保時捷造型之金屬博物 館、阿姆斯特丹之眼~電影博物館、斜面清水模外觀之德國科博館等當代建築之有關綠色生態採光、遮陽、通風、雨水儲留等之設計考量,均令人大開眼界,更大異 於台灣綠建築九標章之思維,這些以節能、空間感、美學、生態、都市景觀為訴求的當代綠建築中,均見得大面積的玻璃牆使用、優雅合理的建築遮陽設計、建築材 料質感的真實性、室內空間氣流的舒適動感等等,讓人驚豔。台灣綠建築標章中的固定遮陽、建築筏基中的儲水怪象,以及一些建築物中的大煙囱排氣及佈滿光電板 的所謂發電屋頂,也在在顯示了台灣綠建築應用符號的謬誤;在歐洲綠建築中顯示著的一些躍進中的綠建築思維,是跳脫了台灣過時標章的桎梏與窠臼,他們是利用 自然、創造空間新景、減少環境衝擊大方向下來設計真實的綠建築,而不是依據標章設計的綠建築。
今年德荷綠建築之旅將由韓教授及德國學界(建築師)介紹北德漢城、古車站更新、都更再造、福城科博館、阿姆斯特丹之眼等近三年完成之綠建築作品,歡迎對這方面有興趣的社會人士、學校師生、建築營造者‧‧‧報名參加。
2011落成的仿保時捷造型金屬博物館
位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港口的-眼睛建築-綠色電影博物館
採用天光的地底展館及五星級節能旅館
玻璃塔型建築及地冷空調進風口豎桶
科學博物館的傾斜建築藝術及傾斜混凝土澆灌工藝
荷蘭易維護的保水庭院
2017年德國$荷蘭 綠建築生態文化定點多向學習之旅
2017由中華綠建築協會主辦與韓選棠教授領隊的德國與荷蘭城鄉旅行已開始報名,歡迎對德荷兩國城鄉休閒觀光與生態建設以及文化建筑有興趣的人及早報名,以免向禺。
2013年7月6日(星期六)上午09:30~11:30舉辦綠建築及綠色旅遊導覽活動 下午1:30舉辦德國荷蘭城鄉綠建築、生態之旅舉辦行前說明會
2013年7月6日(星期六)上午09:30~11:30
綠建築及綠色旅遊導覽活動 ~ 以台灣、德國、荷蘭為例
- 綠建築緣起~能源、水與氫能
- 綠建築潮流~全玻璃外殼建築:柏林火車站、歐洲銀行、易北河港口商業建築、漢堡歌劇院、德國科學博物館、狼堡汽車接待中心、荷蘭阿姆斯特丹之眼電影博物館…
- 生態庭園及生態道路的基本元素及實例
- 德國荷蘭雨水大循環理論、做法與台灣淹水正確解決方案
- 台灣的城鄉排水系統應如何進行不淹水改造
- 錯誤的環境建設如何改造才能減緩並根治淹水現象
- 荷蘭的花園趨勢己走向易滲水易維護的造園方向
- 德國、荷蘭生態建築參訪活動及遊學團經驗分享
報名請點: http://www.ecohouse.org.tw/guide/guide.php 額滿為止
2013年7月6日(星期六)下午1:30
德國荷蘭 一點多向 韓選棠教授全程解說
綠建築、生態建設及觀光休閒知性之旅 聯絡電話:02-23631892 02-33665929
於台大綠房子舉辦行前說明會
氫能汽車已在德國上路了, 而水是氫氣來源之母,因此,建築物及道路雨水回歸大地,成為建設開發之首要考量及立法之依據;沼澤、人工湖及生態池已在歐洲各國城鄉建設及都市更新中隨處可見,這些都是為了保存雨水而進行的國家及地區建設。
雨水滲流入地底的做法,是為了儲備未來的氫能,因此雨水大循環的設計手法主要目的是讓雨水回歸大地中,水溝、池塘、建築週邊等各類新滲水設計方案推陳出新,而台灣某些制定綠建築標章的學者提出在建築物筏基中保水的設計做法則讓人扔筆三嘆。
當代建築中德國保時捷造型之金屬博物館、阿姆斯特丹之眼~電影博物館、斜面清水模外觀之德國科博館等當代建築之有關綠色生態採光、遮陽、通風、雨水儲留等之設計考量,均令人大開眼界,更大異於台灣綠建築九標章之思維,這些以節能、空間感、美學、生態、都市景觀為訴求的當代綠建築中,均見得大面積的玻璃牆使用、優雅合理的建築遮陽設計、建築材料質感的真實性、室內空間氣流的舒適動感等等,讓人驚豔。台灣綠建築標章中的固定遮陽、建築筏基中的儲水怪象,以及一些建築物中的大煙囱排氣及佈滿光電板的所謂發電屋頂,也在在顯示了台灣綠建築應用符號的謬誤;在歐洲綠建築中顯示著的一些躍進中的綠建築思維,是跳脫了台灣過時標章的桎梏與窠臼,他們是利用自然、創造空間新景、減少環境衝擊大方向下來設計真實的綠建築,而不是依據標章設計的綠建築。
今年德荷綠建築之旅將由韓教授及德國學界(建築師)介紹北德漢城、古車站更新、都更再造、福城科博館、阿姆斯特丹之眼等近三年完成之綠建築作品,歡迎對這方面有興趣的社會人士、學校師生、建築營造者‧‧‧報名參加。
2011落成的仿保時捷造型金屬博物館
位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港口的-眼睛建築-綠色電影博物館
採用天光的地底展館及五星級節能旅館
玻璃塔型建築及地冷空調進風口豎桶
科學博物館的傾斜建築藝術及傾斜混凝土澆灌工藝
荷蘭易維護的保水庭院